top of page


【志工日记】读书的女性
《中国好女人》是一本记录了一个又一个真实的中国女人在荒谬年代悲惨人生的书。作者欣然是一位记者,一位广播电视主持人,也是一位女性专栏作家和大学副教授。她利用十年的时间收集当代中国女性的情感、婚姻、家庭,以及生长条件。


【志工日記】認識人性
作者認為,達爾文主義有助左翼正確地認識人性,從而制定有效促進保護弱勢的政策。透過對達爾文主義的梳理,作者指出演化論不僅談競爭,也有合作,其中人性還存在一種純粹的利他主義行為,因此如何引導人們的利他主義,是各個政策制定者需要仔細研究的。


【志工日記】你從哪裡來
詢問對方是不是來自哪裡時,看見他人一副驚訝的「你怎麼知道」的表情,我總會莫名其妙地沾沾自喜。原來是圖書館的遠方鐵粉呀。一年裡到了馬來西亞三次,亞答屋每次都會是他的光顧之地。


【志工日记】时间地图
这是我从《时间地图》所斩获的新知识点。作者勒范恩 (Robert Levine) 研究各地生活步调是如何地不同,彼此的差异到底有多大。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、经济体质、工业化时间、当地气候、以及文化,都会影响生活步调。


【志工日记】礼拜天的一场雨
今天虽然下午下了一阵雨,碰巧此时图书馆也提供来者一个歇脚的地方,大家互相认识与闲聊各自的生活故事,也为这空间带来了些许温暖。


【志工日記】無形的地圖
聽她解釋地圖上畫著相對於「樹」、各種各樣的蘑菇寓意時,很有意思。那很像多年前聽過楊受訪時,轉述德勒茲的塊莖理論——大意是:你看到這類植物在地面上可能只有一兩片葉子,但它們在地底下長滿了千絲萬縷的枝節,相互連結,長成了去中心、介於之間的有機網絡。


【志工日记】想象另一种生活
话说,馆内可以帮忙科普 ubik kikir 的《 Recalling Forgotten Tastes: Of Illustrated Edible Plants, Food and Memories》找不着了。谁借走了可行行好将它带回来呀~
bottom of page